岩田喷枪
  • 深圳市富明达五金机电
  • 联系人:库刚
  • 手 机:15012609675
  • 电 话:0755-29672058
  • 传 真:0755-27610204
  • 邮 箱:toaok@126.com
  • Q Q:349463337
  • 地 址:深圳市龙华镇和平路

涂装磷化药剂的选择与工艺控制

本页地址:http://www.toaok.com/baolipenqiang/20140403/278.php


 涂装磷化是指磷化膜作为涂装底层的形成过程。这种磷化膜是在特定介质和规范条件下,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与电化学反应,在金属表面形成有一定厚度、带4个结晶水的磷酸盐结晶型或无定型的转化膜。涂装磷化膜具有多孔性,均匀细致,涂料渗入到孔隙中,增加涂层的附着力;同时还能增强电泳效果。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涂膜产品的耐蚀性(磷化膜+涂层称涂膜),如钢铁表面磷化后涂漆比不磷化直接涂漆的耐蚀性提高12倍。其原因在于:①提供工序间保护;②防止漆膜与基体发生化学反应;③减缓破损涂层下锈蚀的扩散速度。最终达到提高整个涂层体系的耐蚀性和产品使用寿命的目的。欲要获得优质的涂装磷化膜(与涂料配套性良好),首先取决于磷化药剂的优劣(与选材和配方密切相关),其次是工艺控制(前处理+磷化+后处理)要得当。本文就此做些交流。

2.药剂选择
2.1 基本要素
磷化药剂指脱脂剂、除锈剂、表调剂、磷化剂、后处理剂等,简称药剂。由于市售药剂千差万别,选择时需要加以区别,要弄清各种药剂的应用特性、质量、价格等方面的问题,把握下列基本要素。
2.1.1 对材质适用性好
除钢铁对药剂的适用性好外,其它金属材料必须选择专用药剂,如锌材、铝材、镁材等需要有专用药剂处理。而异材同槽磷化时,必须选择相应的异材同槽专用磷化剂,否则处理效果差,甚至根本磷化不成。
2.1.2 与涂料配套性优
根据不同磷化产品的涂装要求,选择与涂料配套性良好的药剂,尤其作为阴极电泳的磷化膜要求更严。因为配套性差的磷化膜,会明显降低阴极电泳效果,其涂膜达不到耐盐雾试验技术指标(1000h)的要求。笔者研制的05-02-5磷化剂(1∶40)与WB821灰色阴极电泳涂料配套,用于某汽车车身涂装自动线,涂膜经国家涂料质量监检中心检测,耐盐雾试验可达1200h。这种磷化膜呈粒状晶粒,结构细腻紧密,P比高,耐碱蚀能力强值得指出,某些厂家对药剂的要求不切实际,过高强调磷化膜本身的耐蚀性,而忽视磷化膜与涂料的配套性。其实磷化膜在涂膜中不能承担多大的耐蚀性,主要起到改善涂料在涂装过程中的施涂性,最终达到提高涂层综合性能的目的。而功能磷化膜的耐蚀性虽然比涂装磷化膜好(膜厚实),但涂装性却不好。这是功能磷化膜不能作为涂装底层的原因。
2.1.3 实用性好
实用性是指根据涂装产品的档次合理选择磷化工艺,因地因物制宜。在保证涂装质量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。如低档涂装产品或生产条件较差的厂家,就可以选用低档药剂和简便工艺,如常温磷化、“二合一”磷化、刷涂磷化等省能、省工序、省设备、省场地的磷化工艺。反之,择优高档药剂和先进工艺,像低温低锌磷化和多元复合磷化等体系,获得优异的磷化膜。这就要求药剂供应商通过现场调查,并与厂家反复研究论证而定,以免失误。
2.1.4 环境污染性小
含磷、镍、氟、铬等的药剂都对环境有污染性,应尽量减少药剂的污染性。如无磷脱脂剂、无镍、无氟磷化剂、无铬钝化剂都属于环境友好型药剂。同时还要注意药剂对槽液的污染性,如脱脂剂中含硅会污染电泳槽,禁止使用。硅烷处理剂不含任何有害成分,使用安全,其涂膜性能优良。目前从德国引进的硅烷处理剂已在国内部分汽车、家电行业应用,代替传统的磷化剂,作为电泳、粉末喷涂的底层初见良效,前景看好。
2.1.5 综合成本低
选购药剂不能单纯追求价格便宜,图便宜有可能会出问题。由于化工原料价格较高,药剂售价却不能相应调高,况且价格竞争激烈,在这种情况下,出售低劣药剂或更换药剂配比浓度也是难免的。笔者认为优质优价才能避免价格竞争带来的恶性循环。采购药剂既要考虑药剂单价,更要核算药剂的综合成本。有些药剂单价虽低,但综合成本却高,实际并不合算。选择低耗药剂是降低综合成本的措施之一。必须弄清药剂的投槽量与消耗量的量变关系。以选择A、B这2种锌系磷化剂为例,A剂初投槽量约为66kg/m3,B剂初投槽量约为20kg/m3,磷化温度35℃,时间5min,处理面积100m2,测得溶液的变化情况见表1。
表1A、B2种锌系磷化剂消耗量对比
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
从表1可以看出,虽然A剂初投槽量约为B剂的3.3倍,但处理100m2工件后,B剂消耗量为A剂的1.2倍,若处理面积达到300m2后,B剂消耗量大于A剂,况且B剂浓缩比大,价格也高。而且,B剂沉渣量为A剂的2倍,沉渣量越多,意味着药剂消耗量越大。可见浓缩比高的磷化剂成本也高。
2.2 质量监控
2.2.1 工艺试验
对于选定的药剂进行系统工艺试验,初步验证药剂的使用效果,评定工艺的可行性和质量的可靠性(达到规定的质量指标)。并通过工艺试验求得最佳工艺参数,制定切实可行的工艺流程。
2.2.2 质量验收
对购进的药剂进行质量验收,检测质量指标(一般由厂家化验室或负责前处理的工艺员承担),防止药剂质量低下或以次充好。主要测定浓缩磷化剂的密度(密度与总酸度成正比)、浓缩比等参数。有时发现浓缩磷化剂储藏一段时间后有大量结晶(尤其冬季),其原因:①浓缩比过大;②配制不当;③酸度不合格(酸度偏低)。只有化验确认药剂合格才准入库。下面介绍鉴别胶体钛表调剂质量的几种方法。配制0.2%表调液,置于烧杯或透明塑料容器中,分别作下列试验。
⑴稳定性。在静态条件下,表调液呈乳白状,且能长时间保持不沉淀者为优(保持乳白状时间越长,质量越优)。劣质表调液较清亮,且易沉淀。
⑵透光性。根据“丁达尔”现象,基于透过溶液中的光线来判断表调颗粒的大小。迎着自然光可以看出溶液的透光性,优质表调剂的透光性较好,略见黄红色,这说明胶钛粒子小于或等于红光波长的1/4,即180nm,说明活性高,质量好。反之,低劣表调剂的胶体颗粒大,溶液比较浑浊,不透明,只能透白光。
⑶成膜性。通过磷化试验来验证成膜速率的快慢。试片浸入磷化液中,常温磷化90s(依磷化配方的不同适当调整时间)。优质表调剂的成膜速率快,完整性好。反之,劣质表调剂的成膜完整性差。还可以在极低温度下试验(磷化液在冰箱中冷冻0.5h),更严格地考核表调剂的质量。
2.2.3 稳定工艺
对于初期投槽的溶液而言,须有一个摸索和熟悉的过程。即要掌握药剂的消耗量和补加规律,观察磷化实际效果,核算综合成本。若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成本超标,应协同相关部门研究解决,并取得供应商的合作,提高药剂质量(从改进工艺配方入手)。对于不符合工艺要求的药剂,给予更换。
3.工艺控制
3.1 脱脂
涂装磷化前脱脂普遍使用弱碱脱脂剂。脱脂质量除与处理方式有关外还由下列因素决定。
3.1.1 溶液浓度
脱脂液浓度要合适,因为脱脂效果与浓度并非直线关系。无论何种脱脂剂,浓度过高都会引起表面活性剂的盐析而浮于液面或沉于槽底,失去脱脂能力,有的甚至比浓度低的还要差。控制脱脂液的浓度不能单凭碱度来判断脱脂效果。因为尽管碱度正常,但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浓度会损失或失效。因此生产中有时会出现碱度正常而脱脂效果不好的反常现象。特别是铝材脱脂液随使用时间的延续,游离碱度(FAL)反而有升高的趋势。必须控制好游离碱度,避免铝材产生过腐蚀。
对于带拉伸油的铝材,更需要适当提高脱脂液的浓度。通常控制钢材浸渍脱脂液的FAL为14~16点,喷淋液FAL为12~14点;铝材浸渍脱脂液的FAL为13~14点;锌材浸渍和喷淋脱脂液的FAL为8~9点(特别喷淋液的FAL控制更严格,否则锌材受到腐蚀,其腐蚀物易堵塞喷嘴)。采取大幅度提高浓度的办法不如采用二次脱脂处理方式好。
3.1.2 温度
温度对脱脂有明显影响。随着温度的升高,脱脂效果更好。如温度升高10℃,脱脂速率增加1倍。这是因为油污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,从而更容易被表面活性剂所乳化。对带有拉伸机油的铝件更需要适当提高脱脂温度。但温度过高(≥80℃),会大大加速表面活性剂的水解速率,此时表面活性剂与水不相容,失去乳化作用,析出上浮,造成药剂的无谓消耗,脱脂效果反而降低,工件表面易泛黄(此时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即可解决)。同时温度过高会使表面活性剂聚集附着在工件表面,造成磷化膜发花不均匀。反之,温度过低,脱脂时间延长(每降低10℃,完全脱净油脂所需时间延长约1倍),脱脂效果变差。脱脂温度应低于或接近表面活性剂浊点的温度,但喷淋脱脂液的温度高于浊点为好。因为工作液喷到冷板工件上,工件表面的实际温度会降到浊点以下,此时表面活性剂具有最高的渗透力,除油效果最佳。
3.1.3 时间
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脱脂时间。如喷淋脱脂时间为1.5~3.0min,浸渍脱脂时间为3.0~5.0min(视油污种类和多少而定)。若增加机械作用(如喷淋)和泵循环(每小时的循环量为槽液体积的5倍)或压缩空气搅拌等可以缩短脱脂时间。
3.1.4 压力
压力大可增强工件表面脱脂液的更换性,加快油污的剥落。但当压力超过工件的承压能力时,工件被冲落或可能造成变形。所以压力大小与工件厚薄有关,一般控制在0.1~0.2MPa。如果采用冲击力较强的喷管喷嘴(提高脱脂循环泵的出口压力),使压力升高至0.3~0.4MPa,可明显增强脱脂效果(尤其工件夹缝中的脱脂效果)。
3.1.5 槽液净化处理
槽液净化的好坏直接影响脱脂液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。必须加强槽液净化处理(经常用手工或自动装置除去油膜和油分;槽外利用过滤装置除杂质和利用沉淀塔除沉淀物等),并要定期更换老化槽液。
3.2 除锈
考虑到化学除锈给磷化带来的不利影响(磷化成膜性和槽液污染性),尽可能不酸洗(线外用手工擦除局部锈物或机械除锈)。非化学除锈不可时,其措施:①只能尽量缩短酸洗时间(不能过腐蚀),避免磷化膜粗大、多孔;②优化除锈剂,可明显提高除锈效果(添加氧化剂与配位剂组合);③采用超声波除氧化皮技术。超声波技术在涂装前处理中应用已久,利用超声波的巨大作用(物理作用),在除锈剂的配合下,剥落和溶解工件表面的氧化皮。实践表明,超声波除锈较佳工艺参数为:超声波换热器总功率20kW(10个单元的超声波换热器),游离酸度为40~50点,Fe2+小于100g/L,50~60℃,5min,能彻底清除氧化皮,满足涂装的要求。④注意酸洗后的水洗质量(尤其管状件、夹缝件、组焊件、内腔件等复杂件),否则容易引起工件表面泛黄。
3.3 表面调整(下称表调)
表调对提高磷化质量至关重要(常、低温磷化更甚),胶体钛表调剂应用极广,效果很好。但同一类胶钛表调剂的质量差异较大,必须筛选能满足自身产品质量的胶钛表调剂。要考虑下列几种因素。
⑴水质硬度。高硬度的水质极易造成胶钛凝聚沉降,一旦沉降后即使搅拌也无法恢复表调功能。但太软的水也不能使用,会降低表调液的活性。如表调液中加入软水剂(如加入0.2%~0.5%三聚磷酸钠,仅限于新配槽使用),允许用硬度过高的自来水配制。
⑵浓度。表调剂浓度越高,胶体钛吸附在金属表面的几率越大,形成的活性中心就越多、磷化膜越细致。但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好(过高,磷化膜不致密;过低,磷化膜稀疏、发花和生锈)。最佳浓度为0.2%。工作液使用过程中,适当补加表调剂的消耗量(升高pH)。还要定期更换老化液(pH低于7.0以下或工作液变黄),更换周期视表调剂质量和处理量而定。
⑶温度。温度过高会使表调液的热稳定性变差,易产生大颗粒而沉淀。常温下工作为宜。
⑷时间。时间不宜过长,否则使磷化膜粗糙,并产生黄斑。最佳时间为20~60s(钢铁表面浸渍和喷淋)或2~5s(锌表面)。
⑸循环搅拌。有条件的应保持工作液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循环搅拌(循环量1次/h),以免胶体钛粒子变粗沉淀(静态下在4h内会沉淀10%~15%)。也可用无油压缩空气间歇搅拌。无条件下利用工件在工作液内上下晃动搅拌。
3.4 磷化
影响磷化质量的因素较复杂,除上述外,重点讨论下列因素。
3.4.1 主盐浓度
主盐浓度是决定成膜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。主盐浓度高,成膜速率快,膜层细致均匀,膜厚。但浓度过高,膜层疏松,附着力差,耐蚀性下降;反之,成膜速率慢,膜层薄或不易成膜,缺陷增多。主盐浓度与磷化温度和处理方式有关。
3.4.2 溶液酸度
⑴总酸度(TA)。TA起促进作用。适当提高TA能加快常(低)温磷化反应速率,成膜容易,且膜层细致均匀,磷化温度可相应降低。当TA过高时,虽然可形成外观较好的磷化膜,但晶核粗大,附着力差,从而降低耐蚀性能;反之,磷化速率变慢,膜层性能变差。⑵游离酸度(FA)。FA过高对钢铁基体的溶解过大,产生大量氢气,同时抑制Zn(H2PO4)2水解,成膜离子浓度过低,无足够的PO4生成,成膜缓慢,膜层不连续,结晶粗大,疏松多孔,泛黄,甚至无法生成磷化膜。并形成大量的FePO4沉淀。FA过低,对钝化膜和钢铁的溶解都困难,成膜速率变慢,磷化膜也难以形成,磷化膜极薄,有时发蓝,甚至无膜。同时会使Zn(H2PO4)2大量水解,界面pH升高较快,易引起磷化液连续沉淀,产生大量的Zn3(PO4)2沉渣,磷化膜挂灰(甚至呈浮粒状),且磷化液的稳定性随之变差。经验表明,FA偏低些为宜,甚至无FA也能磷化。可以根据工件表面状态(活态表面只需较低FA;钝态表面需要较高的FA)、工件面积(入槽工件面积越大,FA越高;面积越小,FA越低)、促进剂浓度(浓度高,允许FA升高;浓度低,应降低FA)、温度(温度越高,允许的FA越高;温度越低,允许的FA越低)等因素来调节FA。
3.4.3 工艺参数
⑴pH。溶液中成膜金属离子浓度越低,所需要的pH越高;反之,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提高,pH越低。对轻质铁系磷化液而言(以钼酸钠作促进剂),当pH为1,表现出钝化特性,形成钝化膜;pH为2,所生成的膜可能为钝化膜与磷化膜的混合膜(钼酸钠浓度越高,磷化区越大);pH为3,工件处于活化溶解状态(没有电位正移),缺少磷化成膜区域,不可能生成磷化膜。所以轻质铁系磷化液的pH为2.0~2.5合适(FA为1.8~2.8点)。用pH控制常温锌系磷化液的FA十分方便,如pH在2.0~2.7,相当于FA为0.2~1.0点。
⑵温度。对选定的磷化液而言,磷化能否成膜,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。温度适当升高,结晶速率提高,从而成膜速率加快,膜层细致紧密、完整,膜厚增加,耐蚀性增强。温度过低,不能生成完整的磷化膜(膜层过薄,过细,甚至呈彩色,或者不成膜)。温度太高,形成大量的Zn3(PO4)2沉渣,磷化膜挂灰,结晶粗大,影响涂层的光泽度。并使槽液稳定性变差。采用常温锌系磷化的温度大于15℃为宜(不超过40℃),大于50℃时沉渣明显增多。常温轻质铁系磷化大于40℃,沉渣增多。
⑶时间。磷化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膜厚、孔隙率、耐蚀性等。随着磷化温度的降低,要求磷化时间延长。时间短,成膜不足,难以形成致密的磷化膜;时间太长,膜层反而减薄(膜层受到FA侵蚀的结果),膜层变粗,浮渣沉积于工件表面,直接影响涂膜的结合力和耐蚀性。
⑷流量。喷淋磷化的流量大小直接影响磷化液的供给量,流量过大或过小、流量不均匀等,都将会导致锌系磷化缺陷(膜不均匀、发黄、发蓝等)。
⑸压力。要完成喷淋磷化,必须控制合适的压力,压力过大或过小对喷淋都不利。采用大流量低压力的喷淋条件,可防止磷化液飞溅,铁离子被冲入槽液的机会变小,可更多地参于成膜,形成高P比的磷化膜。控制磷化压力为0.10~0.14MPa较佳。
 
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原装岩田喷枪 | 宝丽喷枪 | 明治喷枪 | 加入收藏

版权所有:深圳富明达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:0755-29672058 手机:15012609675 在线QQ:349463337 电子邮件:toaok@126.com
工业信息化网站备案: 粤ICP备12115411